宪法教育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为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进一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宪法教育,2016年教育部开展了首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重庆代表队在比赛中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三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今年5月,教育部启动了第二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重庆赛区的选拔赛也于6月启动。经过三个多月,各级各类学校和区县组织了学生学习宪法法律知识、进行网络知识竞赛、开展“学宪法讲宪法”初赛选拔,有39个区县和43所市属高校共推荐了158名选手,参加由重庆市教委主办的第二届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重庆赛区市级复赛。
9月22日至24日,市级复赛现场比赛分别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两江新区育才中学举行,本次复赛按照学段分成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高校组四个组别,采取个人演讲形式,分组别进行比赛。演讲内容围绕“宪法与国家、宪法与社会、宪法与个人”等主题以及与部门法相结合展开。
据悉,本次重庆赛区复赛从小学、初中、高中、高校四个组别中决出79名选手晋级决赛。据悉,市级决赛将于10月中旬举行,每组别的特等奖选手将代表重庆参加10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总决赛。
本次比赛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江新区教育局、重庆市两江育才中学承办,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协办。
本次比赛“五宗最”
1.最具法治精神的三条规则:申诉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申诉权:比赛规定参赛选手及其领队对比赛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组委会提起申诉,对评委评分进行查询。本次比赛收到书面和口头申诉5件,经调查并经评委确认,增补晋级选手1人。
建议权:选手、观众均对比赛规则、现场服务、及组委会组织工作等有建议权。本次比赛共收到建议13条,采纳10条。
监督权:选手、观众均对所有参赛选手演讲内容的原创性、评委及工作人员评分和统分的公正性、比赛结果公示等有监督权。本次比赛共收到对演讲内容原创性提起的监督意见3件,其中1位选手的演讲内容被组委会认定为大篇幅全文抄袭网上内容,总分扣除10分后无缘决赛。
2.最火的电影:《战狼2》
本次比赛四个组别选手的演讲内容中共引用或提到电影《战狼2》共计32次,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为强大的祖国而自豪,为身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我们而自豪!
3.关注度最高的关键词:校园贷
高校组的比赛中,出现得最多的关键词就是,选手们结合自己身边的惨痛案例,号召大学生坚决对非法“校园贷”说“不”!
4.引用率最高的文章:刘媛媛《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
超级演说家刘媛媛的《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的一段话在本次比赛中被引用共计18次:“我想问的是我们年轻人你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总有一天银行行长会是九零后,企业家会是九零后,甚至国家主席都会是九零后,当全社会都被九零后占领的时候,我想问你们九零后们,大家想把这个社会变成什么样。”这段话无疑引起了90后选手的共鸣。
5.最励志的演讲词:我们和国家主席只有年龄的差距
宪法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有选手在演讲中表示“宪法让我们知道我们和国家主席只有年龄的差距,先定一个小目标,毕业以后做重庆市市长”,成为本次最励志的演讲词。
有参赛选手的家长表示:通过这次比赛,我和孩子的父亲也拿起了宪法和孩子一起学习。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共同学习宪法,一个活动就能带动一群孩子、家长和老师学习宪法,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非常有意义,希望能每年都办下去。
高校组一位选手表示:我是法律专业的学生,但这次比赛依然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上的空白,对于我国法律体系的了解不足,为了这次比赛重新学习了宪法学教材,并且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的体会。
据悉,自10月9日起,市教委将在“重庆教育”微信公众号上开通微信投票通道,通过投票选出每组前三名为“最佳网络人气奖”。快来为你支持的选手投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