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 事 指 南 ]
  • 参赛流程
  • 投稿要求
  • 活动细则
  •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承办单位: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
    二、征集范围
    各级各类学校、有关教育机构,教师、高校学生及对青少年法治教育有研究和实践的社会组织和个人。
    三、活动安排:
    作品征集阶段:2018年6月1日 - 2018年10月12日
    课件评审阶段:2018年10月15日 - 2018年11月底
    公布获奖结果:2018年12月
    四、用户准备:
    参赛用户根据【第三届法治教育优秀多媒体课件征集活动细则】里规定的“课件制作要求与原则”、“课件载体类型”等标准进行参赛课件的准备。在此阶段,参赛者可以进行用户注册和认证。注册后即可参加比赛(不认证也可),认证用户的比赛计入该地区团体成绩。(注:高校参赛者无论 教师、学生,均由我网站直接予以认证。请用户扫描或拍摄能证明本人身份的工作证、学生证或院系证明信等,发送到 user@qspfw.edu.cn邮件中注明本人用户名和注册邮箱,邮件标题为“本人姓名+ 认证申请”。其他社会组织与个人,也可在注册本网站后参与活动,注册时角色选择“法律志愿者”。)
    五、报名
    参赛者必须在本网站注册,注册时根据本人身份选择对应角色,如“教师”、“学生”、“学校管理员”、“法律工作人员”等。参赛者完成注册后,需要完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填写必须完整准确。如因信息不全或不准确造成无法顺利参赛或获奖证书无法送达等结果,责任由参赛者承担。完成上述操作后即完成报名。
    六、课件投稿上传
    6月上传功能开启后,在大赛页面点【我要参赛】,由本人将参赛作品按要求统一上传到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的指定版块(具体要求参看《第三届法治教育优秀多媒体课件征集活动细则》)。上传的作品经网站审核后,将显示在版块相应位置。
  • 一、课件载体类型
    作品类型分微课组和录课组。视频为主体课件,必须为原创。除视频外,也可同时上传配套的PPT、教案、其他课件等(也可不上传)。
    (1)视频资源:

    类型

    时长

    形式要求

    文件要求

    其他要求

    微课组

    5-10分钟

    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教学视频课件(主要以画面配合画外音讲解的形式呈现),使用录屏软件制作。

    mp4视频格式,视频尺寸建议为640*480或320*240,视频大小不超过200M

    声音、画面清晰,音画同步,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不可加入任何商业性广告或者任何外部链接。

    录课组

    10-20分钟

    课堂教学视频(课例录像片段)

    mp4视频格式,视频尺寸建议为640*480或320*240,视频大小不超过200M

    声音、画面清晰,音画同步,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不可加入任何商业性广告或者任何外部链接。

    (2)其他资源:
    1.可以为WORD、PPT格式的文档,或JPG、PNG格式的图片。图片类文件(单个)不超过1M,文档类(单个)不超20M。
    2.文档中不可加入任何商业性广告或者任何外部链接。
    3.文档首页请加入课件名称、作者姓名及单位名称。
    二、课件内容范围
    (1)分组情况
    本次征集活动按作品适用对象所属年级分组,共分四组,分别为小学低年级组(小学一二年级)、小学高年级组(小学三至六年级)、初中年级组(七至九年级)、高中年级组(含中职)。每个作品只能选择一个组别参加。每人限传一个作品。
    (2)各组具体内容范围
    作品需围绕宪法主题进行阐述,具体内容范围详见活动细则
  • 下载活动细则
    一、活动主题
    开展以宪法教育为主题的第三届法治教育优秀多媒体课件征集活动。
    承办单位: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
    二、课件制作要求与原则
    1. 课件的编制原则
    (1)教学性原则。以法治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根据信息化教学的思想和要求重新设计与组织教学过程,体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想,同时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特征与需求,做到教学目的明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深度适宜,能有效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可参考性和可推广性。
    (2)准确性原则。保证教学内容的准确严谨,无知识性、政策性错误,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3)适应性原则。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简明易懂。
    (4)规范性原则。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体现导学功能。视频符合技术要求。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
    (5)原创性原则。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别人的作品。如借鉴别人作品中的图片、音视频等特殊资料,内容不得超过课件总容量的20%,并注明来源,否则视为抄袭。
    2. 课件内容范围
    (1)分组情况
    本次征集活动按作品适用对象所属年级分组,共分四组,分别为小学低年级组(小学一二年级)、小学高年级组(小学三至六年级)、初中年级组(七至九年级)、高中年级组(含中职)。每个作品只能选择一个组别参加。每人限传一个作品。
    (2)各组具体内容范围
    (一)义务教育阶段

    组别

    主题

    主题说明

    小学低年级组(1-2年级)

    国家标志

    认知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

    公民、国籍、国家

    初步了解公民、国籍、国家的含义。

    理解公平

    初步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概念。

    家庭关系

    初步了解父母抚养义务、儿女赡养义务及婚姻自由。

    保护环境

    初步了解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义,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小学高年级组(3-6年级)

    宪法常识

    1.初步了解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宪法宣誓制度、国家主权与领土。

    2.初步了解宪法的地位作用,初步理解宪法权威不可侵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

    权利和义务

    讲解权利与义务的涵义,引导学生初步建立任何人的权利不可随意剥夺和侵犯,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初步建立责任意识。

    公民基本权利

    了解平等权、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自由(包括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劳动权、休息权、婚姻家庭受保护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可选择一项基本权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初步认识我国的国家性质,认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2.初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初步认识立法程序、选举程序。

    重要民事权利

    1.了解生命健康、人格尊严,了解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教师体罚、故意伤害等侵犯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的行为。

    2.初步建立依法理性维护权利意识。

    公民基本义务

    1.了解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守国家秘密)、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接受义务教育等公民的基本义务。

    2.了解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建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

    国家和国家机构等基本概念

    1.了解国家、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底土)、主权(表现为对内最高权和对外自主权)。

    2.了解我国建立特别行政区的目的和意义。

    3.了解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监察委员会等国家机构,以及海关、武装力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概念。

    国防的意义

    认知国防的意义。

    司法制度

    了解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的功能与作用。了解警察、检察官、法官、律师等法律职业。

    初中组

    宪法的认知和宪法的历史

    1.了解现行宪法产生的基础及过程,宪法的特征,宪法的修订程序。

    2.了解宪法的地位、宪法的意义,强化国家认同。

    人权基本知识

    1.了解人权的基本含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表现。

    2.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及采取的措施。

    3.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1.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树立主人翁意识。

    2.了解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认识政府运行规则,初步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

    3.了解治安、道路交通、消防、环境保护、国防、国家安全、公共卫生、教育、税收等公共事务的法律原则。

    国家机构

    1.初步理解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知晓获得政府救助的渠道。

    2.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

    国家基本制度

    1.了解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最本质特征。

    2.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3.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

    5.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

    初步了解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和监察权的含义。

    (二)高中教育阶段

    组别

    主题

    主题说明

    高中组(含中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简要了解法律发展史,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意义及构成。

    2.理解法的特征与作用,法治的内涵与精神,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

    宪法与法律的保障机制

    1.加深对宪法的地位、功能和价值的认识,明晰宪法原则。

    2.理解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深层含义,了解宪法“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目的和意义。

    3.了解宪法、法律对公民自由的保障与界限,加深对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理解,探讨法律的保障机制。

    4.了解宪法实施及监督的程序与机制。

    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

    深入理解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的组成与职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以及国家主权、领土等概念,深化国家认同。

    立法的原则、程序,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1.了解立法原则、立法机构、立法程序,深入理解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内涵,理解良法善治。

    2.了解选举制度和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政治权利的行使途径与行使规则,认知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政府行政管理的原则与相关制度规则

    1.认知和理解政府行政管理的法律原则,了解听证、政府信息公开等制度的基本规则。

    2.了解行政机关“将权力关到笼子里”的意义及作用,树立监督政府依法合理行政的意识,建立权力受法律制约、有权力就有责任的观念,督促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力的同时承担维护社会发展的责任。

    法治社会建设的法律规范

    加深对重要法治原则的理解,了解与法治社会建设、社会自治相关的法律规范,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初步建立社会主体(包括学校)要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依法治理的意识。

    3.课件载体类型
    作品类型分微课组和录课组。视频为主体课件,必须为原创。除视频外,也可同时上传配套的PPT、教案、其他课件等(也可不上传)。
    (1)视频资源:

    类型

    时长

    形式要求

    文件要求

    其他要求

    微课组

    5-10分钟

    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教学视频课件(主要以画面配合画外音讲解的形式呈现),使用录屏软件制作。

    mp4视频格式,视频尺寸建议为640*480或320*240,视频大小不超过200M

    声音、画面清晰,音画同步,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不可加入任何商业性广告或者任何外部链接。

    录课组

    10-20分钟

    课堂教学视频(课例录像片段)

    mp4视频格式,视频尺寸建议为640*480或320*240,视频大小不超过200M

    声音、画面清晰,音画同步,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不可加入任何商业性广告或者任何外部链接。

    (2)其他资源:
    1.可以为WORD、PPT格式的文档,或JPG、PNG格式的图片。图片类文件(单个)不超过1M,文档类(单个)不超过20M。
    2.文档中不可加入任何商业性广告或者任何外部链接。
    3.文档首页请加入课件名称、作者姓名及单位名称。
    三、课件上传流程:
    1.注册与报名
    (1)参赛者必须在本网站注册,注册时根据本人身份选择对应角色,如“教师”、“学生”、“学校管理员”、“法律工作人员”等。注册后无论是否认证,均可参赛。认证用户的作品除可参评个人奖项外,其作品还可计入省市团体成绩。
    (2)注册后,先在网站上填写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的填写必须完整准确。如因信息不全或不准确造成无法顺利参赛或获奖证书信息有误等结果,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2.上传
    在大赛页面点“我要参赛”,将参赛作品按要求统一上传到指定位置。上传的作品经网站审核后公开显示。
    (具体上传办法稍后见帮助中心文档)
    3.时间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作品上传通道的开放时间:2018年6月1日 - 10月12日
    四、活动评选方法与奖励:
    1.评选方法
    由法律界、教育界专家若干组成全国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从参赛课件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艺术性、创意性等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不接受任何异议。 评审结束后将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上公布获奖名单。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2.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的获奖作者将获得获奖证书;如获奖者为高校学生,其指导教师(限一名)可获得指导教师奖,颁发证书;参照参赛规模、参赛作品数量及整体质量,组织出色的市(县)教育局、教育厅等将获颁优秀组织奖和杰出组织奖。本次比赛为获奖者颁发电子证书,电子证书可在线打印并在教育部青少年普法网在线查验真伪。
    3.获奖名单公布时间
    2018年12月
    五、注意事项
    1.作品必须为作者原创。一经发现作者有剽窃、抄袭等侵权行为,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并且褫夺所获奖项和荣誉。如涉及知识产权、肖像权侵权等法律问题,由作者负责。每件作品的作者原则上不超过3人(以报名表为准)。联合署名的获奖作品,奖品由获奖者自行分配。
    2.作品中不得出现商业性广告及任何外部链接。
    3.对于已经上传并在本网站展示的优秀作品,作者保留作品署名权。一旦参赛,即视为作者同意其参赛作品授权本网站永久性免费展示。
    4.本网站审核通过的作品,将在相应位置展示,供广大注册用户免费使用。
    5.上传作品前,请仔细检查作品的上传信息是否准确,文字、语言使用是否规范,如有错误,审核人员会予以退回,一旦被退回,请参赛者及时查看修改后重新提交。
    6.本次活动为公益性质,不会向学校和个人收取参赛费用,如有个人或单位以本比赛名义收取诸如报名费、参赛费、培训费、资料费等,请及时向组委会举报。
    六、组委会联系方式
    第三届课件征集交流群:475097336
    教育厅(局)管理员用户咨询QQ群:262748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