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   进入微信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微信小程序:“青少年普法”。

微信小程序
各学段任务2-4的法治实践任务为选做,不纳入数据统计。
目标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宪法常识,初步树立法治意识,通过实践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树立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养成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任务1

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完成小学阶段对应年级的在线课程学习、练习,并完成综合评价。

任务2

(选做)学生在家自主诵读或在学校集体诵读《宪法》部分条款。

任务3

(选做)学生单独或者与家长一起,做一件与宪法、法治相关的小事。完成后在微信小程序“青少年普法”中简单描述事件与感想(不超过200字)并上传图片。

例A:根据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一项劳动技能或者完成一次义务劳动。

例B:根据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学生主动了解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相关法律法规,单独或者与家长、小伙伴一起,进行一次节水、节电、节粮、减少塑料袋使用、不随地乱扔垃圾或者垃圾分类等环保行动。

例C:根据我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在生活中,某些路口会出现闯红灯现象。学生自己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如发现家长或者其他同学闯红灯,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劝说引导。

任务4

(选做)结合宪法在线学习,学生单独或者与家长一起,做一件与宪法、法治相关的小事。完成后在微信小程序“青少年普法”中简单描述事件与感想(不超过200字)并上传图片。

例A:以尊崇宪法、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产等为主题,学生画一幅宣传画或者写一篇短文(不超过200字),体裁不限。

例B:在教师或者家长指导下,学生学习与国旗、国徽相关的知识,观察身边的国旗、国徽等是否有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如果发现,学生可以请教师或家长协助向相关单位提出改正建议。

例如,观察身边国旗、国徽的图案是否准确,在尺寸、形状、颜色等方面是否有不规范的地方;观察日常生活的陈设布置中是否使用了印有国徽的座签,礼品店或文具店里有没有出售印有国徽图案的商品等。

参考地址:http://qspfw.moe.gov.cn/html/bureau/20190505/15518.html
注 意 事 项
常 见 问 题
1、《宪法小卫士行动计划》任务1的在线课程学习、练习及综合评价,可在web端、客户端或小程序登录普法网账号进行。
2、法治实践任务需在微信小程序“青少年普法”中完成。
3、如学校为保证统计数据准确,请优先让学生使用学校批量生成并下发的账号参与。(学校生成账号格式:s+数字)
4、任务记录将保留在当前登录的普法网账号中,如不小心解绑,可再次绑定当前账号。
5、《宪法小卫士行动计划》是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为学校提供的指导性活动方案,学生具体学习、实践等安排请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合理。
6、《宪法小卫士行动计划》中的各项任务以学习知识、培养法治意识为主要目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让学生拓展参与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