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办赛指南

宪法教育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为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各项要求,进一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宪法教育工作,丰富现有法治教育形式,并深化2017年教育系统“12·4”国家宪法日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7年5月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暨“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的通知》(教政法〔2017〕21号,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组织各级各类学校以多种形式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活动。

“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分为“学宪法”和“讲宪法”两部分,其中“讲宪法”部分由校级比赛、区(县)级比赛、市级比赛、省级比赛以及全国总决赛组成。现提供“讲宪法”部分中关于校级比赛、区(县)级比赛、市级比赛、省级比赛及其他地方性级别演讲比赛的参考方案,各级单位可参照执行。

一、各地办赛时间:

2017年5月~9月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将提供统一的通道

活动已结束

二、参赛对象:

所有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上成功报名的全国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

 

活动已结束

三、活动流程:

  1. 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仔细研读由教育部发布的“第二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公文。及时转发至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并督促学校尽快开展比赛。

  2. 2

    各参赛学校需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本次全国“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级演讲比赛,演讲比赛分为小学、初中、高中、高校四个组别,根据比赛结果选拔优秀学生,通过由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提供的选手上报通道推荐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局(教委))。

  3. 3

    各级教育局(教委)根据各校推荐名单,组织各组别优秀学生参加各级别(级别包括:区(县)级、市级)演讲比赛,选拔优秀学生通过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提供的选手上报通道推荐至各省教育厅。

  4. 4

    各省教育厅根据各教育局(教委)推荐名单,组织优秀学生参与省级演讲比赛,根据比赛结果确定参加全国总决赛学生名单,通过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提供的选手上报通道报送给赛事组委会。

校级办赛指南

(一)比赛时间

2017年5月~9月

注意事项:

各级各类学校需根据本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安排举办校级比赛的具体日期。 校级比赛需确保在2017年9月30日前全部完成。

(二)组织形式

参赛学校作为校赛赛点,需成立赛事组委会,由赛事组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具体的赛事工作;参赛学校所属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协助与支持。

注意事项:
(1) 校级比赛规模不得少于20人,参赛学校应保证本校符合参赛资格的学生有公平的报名参赛机会。
(2)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将于2017年5月起,为参赛选手提供线上宪法学习教育资源;为参赛选手和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与具体细则范例。

(三)开展方式

  1. 1

    成立赛事组委会

    学校接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活动的通知之后,需要成立“赛事组委会”,并且任命“学校管理员”。赛事组委会负责组织举办活动;学校管理员负责组织学生报名、上报选手信息及上传校级比赛的活动成果展示及汇报内容。

  2. 2

    发布活动通知、进行活动宣传

    赛事组委会需要将活动通知以多种形式,通知相关参赛人员。并在校内进行“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的宣传工作。

    注意事项: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就宣传工作将给予一定的物料或者技术支持。

  3. 3

    组织学生参赛报名

    学校管理员需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参赛报名。

  4. 4

    组织学生学习宪法知识

    2017年5月,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线上学习教育资源,赛事组委会可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在线学习。

    学宪法页面
  5. 5

    组织举办校级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分为小学、初中、高中、高校四个组别,赛事组委会组织进行校级比赛,参赛学校可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与具体情况自主调整比赛环节和修改比赛内容。

    注意事项:

    全国教育部青少年普法网将为校赛提供学生名单,赛事数据和技术支持。

  6. 6

    报送资料

    比赛期间,学校管理员需要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在指定的时间之内将相关资料向上级报送。报送的内容主要包括:

    (1)向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送优胜选手信息、指导教师信息。

    活动已结束

    (2)向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报送比赛情况汇报。内容包括:100~200字的文字介绍,4张照片,比赛人员信息等。

    活动已结束
  7. 7

    后期宣传

    赛事组委会可以选择多种渠道的媒体平台,对本次活动进行报道与展示。平台可以为学校网站、当地媒体、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

    注意事项:

    (1)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活动新闻投稿邮箱:qspfw2013ac@163.com 。

    (2)投稿要求:请在稿件中注明如下信息:学校名称、xx级、活动名称。例如:山西省朔州市朔州第X中学举办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详情。请在发送邮件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如下信息:学校名称、xx级、稿件名称。例如:山西省朔州市朔州第X中学举办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新闻稿。

    (3)审核通过的稿件将发表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新闻快递”栏目,内容精彩者还将有机会发表在《青少年法治教育》杂志。

省/市/区(县)办赛指南

(一)比赛时间

2017年5月~9月30日

注意事项:

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需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指示安排举办,安排举办省/市/区(县)比赛的具体日期。所有比赛需确保在2017年9月30日前全部完成。

(二)组织形式

各省/市/区(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省/市/区(县)级比赛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需成立各级赛事组委会,由各级赛事组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具体的赛事工作,包括选择比赛地点,承办比赛等。各省/市/区(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协助与支持。

注意事项:
(1)省/市/区(县)级比赛规模不得少于20人,各省/市/区(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保证活动公平、公正。
(2)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将于2017年5月起,为参赛选手提供线上宪法学习教育资源;为参赛选手和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与具体细则范例。

(三)开展方式

  1. 1

    成立赛事组委会

    各省/市/区(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接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于活动的通知之后,需要成立“赛事组委会”,并且任命“教育厅/局(教委)管理员”。赛事组委会负责组织举办活动;教育厅(局)管理员负责上报选手信息及上传比赛的活动成果展示及汇报内容。

  2. 2

    发布活动通知、进行活动宣传

    赛事组委会需要将活动通知以多种形式,通知相关参赛人员。并在本地区进行“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的宣传工作。

  3. 3

    组织学生学习宪法知识

    2017年5月,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线上学习教育资源,赛事组委会可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与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在线学习。

    学宪法页面
  4. 4

    组织赛前培训(可省略)

    各省/市/区(县)级比赛赛事组委会可自行邀请本地区或者其他地区的专家、学者为参赛选手进行赛前培训。

  5. 5

    组织举办各省/市/区(县)级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分为小学、初中、高中、高校四个组别,赛事组委会组织各省/市/区(县)级比赛,各省/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与具体情况自主调整比赛环节和修改比赛内容。

    注意事项:

    全国教育部青少年普法网将为各省/市/区(县)级比赛提供学生名单,赛事数据和技术支持。

  6. 6

    报送资料

    比赛期间,教育厅/局(教委)管理员需要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在指定的时间之内将相关资料向上级报送。报送的内容主要包括:

    (1)向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送优胜选手信息、指导教师信息。

    活动已结束

    (2)向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报送比赛情况汇报。内容包括:100~200字的文字介绍,4张照片,比赛人员信息等。

    活动已结束
  7. 7

    后期宣传

    赛事组委会可以选择多种渠道的媒体平台,对本次活动进行报道与展示。平台可以为各级各省/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网站、当地媒体、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

    注意事项:

    (1)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活动新闻投稿邮箱:qspfw2013ac@163.com 。

    (2)投稿要求:请在稿件中注明如下信息:地区名称、xx级、活动名称,例如:山西省朔州市举办市级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详情。请在发送邮件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如下信息:地区名称、xx级、稿件名称,例如:山西省朔州市举办市级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新闻稿。

    (3)审核通过的稿件将发表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新闻快递”栏目,内容精彩者还将有机会发表在《青少年法治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