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落实国家“七五”普法规划,全面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深入地开展法治教育活动。通过学习、交流、测评、实践、竞赛等形式,充分调动各个学校法治教育的积极性,探索家庭与学校法治教育融合的新模式,营造社会、校园和青少年学生尊法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为我国的青少年法治学习与实践做出应有的贡献。
小学高年级、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含职业高中)。
本届大赛共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学习与测评阶段和竞赛阶段。
1.学习与测评阶段时间安排:
2017年5月25日~11月30日(延期至12月31日)
2.竞赛阶段时间安排:
2017年5月25日~11月30日(延期至12月31日)
本届大赛为了便于各个年龄段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应具备的法治知识,提供了四组在线学习内容,根据学龄不同分为小学低年级组(1~2年级),小学高年级组(3~6年级)、初中组和高中组(含职业高中)。学生可通过登录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www.qspfw.com)或“眠眠学法”(app),结合个人情况,选择相应内容,学习法治知识,并进行自主测试。
其中,“眠眠学法”(app)具备记录学习进度的功能,用户可随时查看个人的学习情况,根据学习进度对学习计划进行调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
为树立法治意识、加深对所学法治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提高使用法律方法分辨是非的能力,建议学生根据所学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结合学习进度及自我测评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主题进行学习。
(1)正式考试题目中包含一定比例的在线学习内容,请认真学习。
(2)在线学习情况将作为本届大赛各奖项评选的标准之一。
本届大赛的考试范围严格遵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制定,正式考试共分为三个组别,分别为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含职业高中),每个组别的考试内容包含八至二十个不同的主题,主题内容可登录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www.qspfw.com)或“眠眠学法”(app)中的“在线学习”页面进行查看。
(1)小学组考试,共设二十道单项选择题,考试时间为10分钟;初中和高中(含职业高中)组考试,共设二十五道单项选择题,考试时间为10分钟。
(2)每位参赛选手有三次考试机会。
(3)以三次考试中取得的最佳成绩作为最终考试成绩。
为了保证您能够顺利地完成比赛,在进行正式考试前,请仔细核对个人信息,特别是学校及班级信息,如信息有误,请您及时登录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www.qspfw.com)或“眠眠学法”(app)中的“个人中心”进行修改,以免影响比赛。
(1)本届大赛设学生奖项,分为三个等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2)组委会将向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学生颁发电子获奖证书。对于未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的参赛选手,组委会将授予电子参赛证书,以资鼓励。
学生奖项评选参考如下标准:
(1)本届大赛设学校奖项,分为三个类别:组织奖、学校管理员奖、指导教师奖。每个奖项分为若干等级,具体奖项设置如下:
(2)组委会根据若干维度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对表现良好的学校授予不同等级的组织奖。对获得组织奖项的学校管理员及指导教师将会分别授予相应等级的学校管理员奖和指导教师奖。对获奖的学校及个人,组委会将会授予电子获奖证书。
(1)学校学生参赛人数与参赛率。
(2)参赛学生的平均考试成绩。
(3)学校学生总体在线学习情况。
(4)区域法治教育综合水平。
本届大赛设教育行政单位奖项,组委会根据若干维度对各级教育行政单位进行综合评价,对表现良好的教育厅、教育局(地市级)、教育局(区县级)将会分别授予杰出组织奖与优秀组织奖。对获得各等级奖项的教育行政单位的组织者将会分别授予个人杰出组织奖和优秀组织奖。
(1)区域参赛学校数。
(2)区域参赛率。
(3)区域平均参赛成绩。
(4)各单位管理区域内在线学习情况。
(5)区域法治教育综合水平。
参赛选手可登录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www.qspfw.com)或“眠眠学法”(app)参与本届大赛。
眠眠学法: